在新疆美丽的喀纳斯湖旁,有一个小巧的山村——禾木村,它坐落在重山阻隔的一个大河谷里,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,古朴的山村景致,像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。它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,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(禾木村、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)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,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,素有“中国第一村”的美称。

夏秋之际去禾木村景色最好。秋天,禾木村无论从任何一个位置放眼望去,都是热烈而明朗的金黄色——小河、木房、炊烟、桦林及禾木桥上放牧的人们。牧归时分,白桦树在夕阳的余晖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,仿佛一幅幅优美、恬静、色彩斑斓的油画。

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,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里,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,特别的原始古朴,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。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,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厘米分的单层原木堆成,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“努克”的草填满在木头缝里,这种草吸水后膨胀将缝隙填满,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,这样就能遮挡风寒。木头是粗大笔直的红松木,通过锋利的金属器具砍、削、锯,成为梁、柱、檩。每家的门一律朝东开。

一间间木头房子在夕阳中泛起金光,方方正正的,所以整个村庄看起来也显得有棱有角。那一个个曲折半开的木栅栏皆为松木,经历漫长岁月,变成了温暖的金黄色,具有迷宫似的风格。图瓦人独特的隐秘空间由此诞生,他们在此居住,生育,储物,衰老……

禾木村的标志性建筑是禾木桥,经历了百多年喀纳斯冰川溶水的冲击,古旧而敦实。凛冽冰凉的河水和禾木村一样简单而纯洁,满岸的绿色植被被水气滋润,叠落出厚重而浓郁的葱茏。

跨过禾木桥,河对岸是一大片的白桦林,夕阳下是最充满诗意的,置身其间,仿佛尘世的一切都被抛诸脑后。

清晨,一缕阳光洒在远处的山顶上,山头被染成粉红色的,慢慢地,阳光穿过村子上空的淡淡水雾,慵懒地斜照下来,似乎很不情愿打扰这个还在睡梦中的美丽村庄。木屋围栏在阳光的照耀下拉出长长的光影,好像是书写在大地上跳跃的音符。几户早起人家已经开始准备早饭,屋顶冒出淡淡的炊烟,牲口棚里的牛马也开始走出来,在围栏中悠闲地散步,耐心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。

8月天是村民打草的季节,禾木河的草长得太野了。在夏季,如果降雨比较平均,草的高度可以超过两米。骑在马上远远望去,只能看到人的脑袋在草上晃动。满山遍野除了长树的地方,其他的一切都被草厚厚地盖住了,就像冬日厚厚的积雪一样。禾木河的草多,是禾木人能够一年四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主因。禾木人从每年7月中旬就开始了打草的活计,要打两个月,直到草枯了雪落下来了才停止。冬季,禾木的雪有两米深。禾木人家里养的牛羊无法到野外采食,只好吃主人在夏季储备的干草。

过河之后的树林里有一条清浅的溪流,可以捡到各种各样美丽的石头。林间空地上还有野草莓,雨后林子里蘑菇很多,但要注意辨别是不是有毒。7月是野草莓最喧闹的季节,只有拇指尖大小,却非常香甜,村里的老人把它们放在小罐里,分给小孩和客人。高山上的花都开得迟,但是种类非常多。这里也可以骑马,老乡家的马不是太贵。靠村子这一侧的河边树木较少,都是平缓的草地,沿着河走就很不错。

禾木地区目前圈养一些马鹿,产鹿茸。另外这里还出产一种无与伦比的名贵白色蜂蜜,而丰富的冬虫夏草和柴胡也是名贵中药材资源,药用价值极高。

禾木位于新疆北部,布尔津县境内,与蒙古、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三国接壤。目前不收门票。村里有很多家庭旅馆,皆为别致的木屋,有热水、可充电。

编辑/南山泉

近日,省政府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,从全民医保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再到分级诊疗体系的构建,明确了医改的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。

1.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。 44个县(市)的综合医院和中医院要全面启动以“取消药品加成”为关键环节的综合改革,药占比降到40%以下。

 2.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办卫生院。

 3.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。

  4.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,引导社会资本合理进入医疗市场,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,到2015年底,各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5到10个百分点。

 5.2015年底,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不低于人均25元。

 6.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,鼓励三级医院收治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。

  7.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,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制度。

 8.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,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。

 9.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,推动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和应用。

 10.推进居民健康档案、慢病管理、老年人免费健康检查、中医药健康管理等项目的精细化管理。